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有多大?
2021.09.15
盡管我國餐飲行業受到疫情的嚴重沖擊,但我國餐飲行業也面對一些新的發展機遇,危中有機。未來餐飲行業將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健康、衛生,同時更加注重顧客的堂食體驗感。
1、餐飲行業結構重塑,線上餐飲外賣服務面對新的發展機遇
經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很多餐飲商戶堂食陷入停滯,開始意識到多渠道發展的重要性,外賣商戶快速增加,預計2020年外賣在餐飲商戶的滲透率有很大提升,線上餐飲外賣服務面對新的發展機遇,線上線下結合成為我國餐飲行業發展新常態,今后會出現更多的新用戶、新商戶、新模式、新合作伙伴,外賣生態邊界將進一步擴大。
疫情期間,外賣展示了巨大的優越性,“無接觸配送”和“智能取餐柜”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保證了城市居民的一日三餐,同時在水果、蔬菜、醫藥、生活必需品方面有力地保障了市民的日常需求。疫情過后對行業食品安全、制作安全、配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會更高,同時會加速無人配送等新技術落地,可以預見外賣將逐步成為城市服務的重要基礎設施、保障民生的重要渠道。
2、未來餐飲行業將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健康、衛生,同時更加注重顧客的堂食體驗感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過后,餐飲行業將面臨較長的恢復期,同時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理念將發生深刻變化。未來餐飲行業將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健康、衛生,同時更加注重顧客的堂食體驗感,包括食材的新鮮及追蹤溯源、用餐環境的改善、服務的提升、廚房加工透明化等,分餐制將得到更多餐飲企業和消費者的青睞和推廣。同時,為了降低人員成本,餐飲門店的后廚和前廳將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3、疫情倒逼餐飲業進化,餐飲零售化趨勢初顯
疫情正在倒逼餐飲業進化。疫情期間,為了解決庫存積壓,全聚德、眉州東坡等眾多餐飲企業擺起“菜攤”,眉州東坡做了平價菜站,利用自身供應鏈,將四川的瓜果、蔬菜、調味料、生鮮、成品、半成品以平價的方式服務社區。很多餐飲企業線上線下雙渠道聯動,為居民提供送菜服務。
隨著餐飲產品的不斷標準化、鎖鮮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食品的口味一致性得到保證,餐飲行業將逐步把零售環節打通,后續可能會嘗試提供半成品零售來替代傳統超市里的食品供應,餐飲行業由服務行業開始向服務+零售行業轉型,二者的逐漸融合可能會創造出新的發展模式。疫情過后,多元經營模式會受到餐飲企業重視,進而會推進餐飲線上化進程和零售化轉型。
4、疫情驅動餐飲行業標準提升,對餐飲商戶的服務能力提出新要求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對餐飲企業的一次大考,疫情之下,所有餐飲品類均遭受沖擊。同時,疫情驅動餐飲行業標準提升,對餐飲商戶的服務能力提出新要求,這將提升餐飲行業的準入門檻,也將提升餐飲行業的發展質量。在消費者普遍擔憂交叉感染的背景下,無接觸服務方式不斷涌現,成為保障居民生活的重要手段。無接觸服務方式從“無接觸配送”開始,并不斷創新,發展成“無接觸團餐”“無接觸自提”“無接觸堂食”等方式。以美團為代表的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率先在業內推出無接觸配送等新服務模式,產生了良好效果。在疫情恢復期間,頭部輕快餐品牌仍然是外出就餐的主選。未來餐飲企業將增強危機防控和食品安全意識,發展無接觸服務方式,推進餐飲標準化,注重多渠道發展并加強供應鏈管理。
建議采取有力措施幫助餐飲業渡過難關
近年來,我國餐飲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速度。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為46721億元,比上年增長9.4%,餐飲收入增速領跑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8.0%)。目前,我國餐飲業經營網點達800多萬家,從業人員超3000萬人,餐飲業在拉動內需、擴大就業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國家和地方出臺的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減輕了企業負擔,對穩定餐飲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疫情仍在持續,餐飲業面臨非常大的困難,餐飲商戶歇業率高,客源萎縮,資金緊張,亟待更多幫扶政策。建議各級政府部門和金融等機構采取有力措施扶持餐飲業,幫助餐飲業渡過難關。
相關新聞
聯系我們
官網二維碼
